手机版 充类至尽网
其中,中央环保督察是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
老将新兵,回应环保热点话题,展望未来环境保护新路,得到中外媒体记者的齐声点赞。福建环保厅厅长朱华说:国家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事权已经全部上收到环保部,大气监测站也是由环保部公开招投标委托第三方来运营,所以地方政府干预不了。
福建省环保厅厅长朱华介绍说,福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做加法,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做减法的同时,还做大绿色福利,我们通过各种形式,推动林下经济,种植了很多配套的农作物。胡冠九介绍,环保部门正在强化监测数据终身负责的理念,谁出数据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其中一个重点是监测体系的上收,环境监测如果数据造假,造成重大影响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但在经济新常态下,为了蓝天白云,河北必须在能源结构上下狠劲儿。钢铁、煤炭是河北的优势资源,也为河北的经济做出过巨大贡献。
作为中央确定的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环境保护如何破解地方保护主义的难题?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广受诟病,未来如何确保数据真实可靠?五位受邀党代表分别是福建省环保厅厅长朱华、河北省环保厅厅长高建民、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丽华、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胡冠九、湖南张家界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分析室主任黄斌。朱华说:福建取消了34个县GDP的考核,把考核重点放在生态质量和农民增收上。不过,当前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形势依旧严峻,固废法执法检查将是今11月1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张德江委员长作关于检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截至2016年底,我国城市共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940座,无害化处理能力62.1万吨/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逐步提升。报告同时也指出,当前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形势严峻。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逐年提升。
固废法执法检查是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环境保护领域监督工作的持续发力,也是今年监督工作的重点。我国每年产生畜禽养殖废弃物近40亿吨、主要农作物秸秆约10亿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约33亿吨,工业危险废物约4000万吨,固体废物产生量呈增长态势。
报告显示,固废法实施20多年来,特别是近5年来,我国加快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二是污染防控风险隐患多。三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面临新形势、新问题,如快递包装废弃物、报废汽车等快速增长,污泥、脱硫石膏等污染治理副产物大量产生,加剧了环境污染报告还指出,地方政府治理和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比如一些含有放射性、毒性、腐蚀性和致病性的固体废物。报告指出,我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逐年提升。二要完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日常监察执法,严厉查处危险废物违法行为,严肃追究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及相关人员责任。11月1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指出,我国危险废物管理存在底数不清、现有制度不完善、地方政府治理和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三要完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解决处置能力地区不均衡、处置设施不达标等问题。同时,现有危险废物管理制度不完善。
有些地方未将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纳入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全国还有近1/5的地级城市无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执法检查发现,我国危险废物底数不清。
一要摸清重点工业行业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和处置情况,科学评估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能力和设施运行情况。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危险废物鉴别缺乏统一管理,鉴别程序和鉴别机构不够规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对第三方治理的支持力度,强化市场监管,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危险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威胁大,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后果十分严重。因此,报告建议,通过三方面着力加强危险废物处置工作,坚决守住安全底线。
11月1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提出,我国危险废物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亟待加以改进,要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平均负荷率不到60%,每年有超过一半以上危险废物由产生单位自行利用处置,大部分游离于监管之外。
危险废物转移和运输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处理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等案件时,责任认定、追究难度较大。对于一些违法行为处罚过轻,缺乏有效震慑。
不少地方反映尚不能全面准确掌握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类别、数量。截至2016年底,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共2149家,危险废物核准利用处置能力达6471万吨/年,实际利用处置量约1629万吨,分别是2006年的9.1倍和5.5倍。
对此,报告建议,着力加强危险废物处置工作,坚决守住安全底线目前,世界广泛应用的海水淡化方法主要包括膜法和热法,中国应用的主要是反渗透法和低温多效法。在浙江、广东等南方地区,主要用于沿海和岛屿的生活用水。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如是表示。
海水、苦咸水工程投资量较大,将进一步带动膜材料等其他产业的发展。海水利用是解决沿海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已逐渐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和通用做法。
缺水是国内众多城市共同面对的重大生态难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重点研究开发海水膜法低成本淡化技术及关键材料,开发可规模化应用的海水淡化装备。
来自日前召开的中国水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建设院士高峰论坛上的公开消息称,截至2016年底,中国已建成投产海水淡化工程装置共158套,日产能达1388265立方米,产能连续3年增长。业界普遍认为,通过突破核心技术和体制机制瓶颈,大力推进海水利用规模化应用,全面推进海水利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海水淡化前景可期。
中国国家发改委环资司杨尚宝博士表示,随着海水淡化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自行设计、建设和运营海水淡化工程的能力不断加强,中国已成为全球少数几个具有整体海水淡化工程能力的国家之一,其水准亦具备国际竞争力。杨尚宝指出,近年来中国已基本建立海水淡化产业体系,进入产业发展阶段。目前,中国海水淡化水在辽宁、河北、天津等北方地区主要用于电力、钢铁、化工等高用水行业。海水淡化水可用于生产、生活和生态。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中国海水淡化水用于工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9.12%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
据统计,2003年至2015年,中国累计征收排污费2115.99亿元,缴纳排污费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累计500多万户。除了对污染物的监测,吴胡云认为,今后对环保设备的材质也应有所要求。
征收有哪些挑战?《环保税法》实施之后,征收权将由环保部门正式移交给税务机关,环保部则负责对污染物的监测进行管理。李佐军表示,税收无疑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会促使企业减少高排放、高污染产品的生产,这会达到减排的效果,但对企业来说,减负在短期内可能难以达到。
Copyright (c) 2018-现在 XML地图html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问题一个个解决,解决一个巩固一个。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企业网站源码 pbootcms教程 八戒站长 空间域名 海纳吧 三合一建站 多城市分站1